banner

安寧資訊分享

「醫學倫理個案集」(英文版)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研究所)剛發布了「醫學倫理個案集」(英文版) 。這個案集為照顧年長晚期病人時面對醫學倫理問題的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和專職醫療人員,提供一個開放式的網上資源,以供參考。這項目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賽馬會安寧頌』計劃(JCECC)的支持,並與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合作推行。

安寧服務社會工作人員是否需要提高服務時的文化差異能力?

由於美國是多元文化國家,礙於文化差異,當社會工作人員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安寧照顧時,他們時常都覺得十分困難。對此,美國的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於 2016 年 2 月的 會訊 中提到社會工作人員應該提高他們照顧患者文化差異的能力。

被照顧=無尊嚴?

過去數月,傳媒揭發了不少長者受到不合理照顧的個案:院舍長者露天等洗澡、長者被疏忽照顧、被責罵,甚至虐打等。連串事件引起公眾對長者及長期照顧服務的關注,照顧服務提供的又豈止是日常起居飲食?更值得關注的是服務使用者的尊嚴。

華人眼中的尊嚴

對於「尊嚴」這個概念的理解,很多時候會受着社會文化的影響。在香港這個華洋文化 交匯的社會,我們又是怎樣理解「尊嚴」這個概念?和我們之前提過的尊嚴模式有些甚 麼分別?

晚晴訓練班 – 「回憶錢罌」

親人即將離世,身為家人應該如何面對?「賽馬會安寧頌」 計劃項目總監周燕雯教授建議大家可以有一個「錢罌」的概念,預先儲起開心的回憶。。

晚晴訓練班 – 儀式的意義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經歷大大小小不同的儀式,例如生日會上壽星仔會吹蠟燭、許願、切蛋糕;畢業典禮上學生會穿上畢業袍、拋四方帽;結婚典禮上新人會宣讀誓詞、交換戒指 ,每個儀式除了標誌著我們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賦予更深層的意義 。

晚晴訓練班 – 如何療癒懊悔與遺憾

隨著親人逝去,除了悲傷外,照顧者及家人可能有好多懊悔和遺憾,例如: • 後悔未有察覺他身體不適,及早就醫;自責沒有為他選擇更有效的治療,以致未能扭轉病情;後悔在他生前沒有多加陪伴、照顧,沒有足夠的耐心去開解他,未能減輕他身心的痛苦… • 遺憾沒有在他有生之年,修補關係,冰釋前嫌;遺憾未能成全他的願望;遺憾沒有遵守對他的諾言… 但凡事豈能盡如人意?死亡的來臨就是 …

晚晴訓練班 – 尊重不同的調節步伐

親人離開之後,我們需要調節及重新整理生活,但亦不應該過份壓抑自己對逝者的懷念之情;相反,這份情感可以成為我們生命的動力,讓我們繼續堅強地生活。我們可以同時擁有「懷念」及「適應」。有時我們會比較偏向「懷念追憶」,特別是 …

晚晴訓練班 – 為何你不吃多些?

晚期病人因為各種原因,例如病情、治療藥物、情緒等,導致食慾下降的情況很常見。雖然家人會不斷叫對方「吃多些」、又問「為何你不吃多些?」,但晚期病人就是「吃不下」、「吞不到」。 家人為晚期病人準備大量他們喜歡的食物,都是出於愛的表現,但對晚期病人來說 …

晚晴訓練班 – 說還是不說?善意隱瞞反而帶來傷害?

晚期病人同家人一起面對疾病、死亡的時候,有時可能會出於愛同保護而做出隱瞞的行為,但這一份善意又可能會為大家帶來痛苦、傷害,甚至造成遺憾。以下想與大家分享幾個病人同家人之間的善意隱瞞例子: …

晚晴訓練班 – 遺物轉化

相信我們都有試過不捨得放棄一些物件的時候,喪親者在親人離世後,面對一屋遺物,應如何處理? 不捨得丟掉遺物,但留下來又會觸景傷情。有人選擇全部棄掉,叫自己 「接受現實」,亦有人會將離世者用過的物件原封不動保留下來,希望留住對方活過的痕跡。其實,在「丟掉」同「留低」兩個選擇以外,還有一個方式,就是「遺物轉化」。 …

計劃係最好嘅選擇 – 「死亡走佬袋」

「走佬袋」通常是指孕婦準備「生仔」時的必備之物,準備隨時「走佬」入醫院「生仔」之用。其實「死亡」與「生仔」一樣,沒有人可以預計何時會發生,但我們同樣可以有充足的準備去應對。不少病人或者長者在生前並未同家人交代身後事的要求及安排,以致 …

給予臨終家人有寓意的禮物

即使你的親人被診斷出患有晚期疾病,甚至只有數個月的時間,這並不代表你不能與他/ 她繼續享樂或不能再創造美好的時刻。 …

善生至善終

近日公佈的全球死亡質素排名旨在透過比較全球紓緩治療的實際情況,以增加公眾對安寧照顧的認識。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在全球八十個城市及地區中排行卻只有二十二,反映本港對安寧照顧的意識仍見薄弱。隨著人口漸步老化,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努力去改善及改進香港安寧照顧的服務質素及發展。 …

與兒童談死

作為成年人,我們總覺得有些話題很難與兒童開口討論。其中一個最令父母頭痛的話題可能是「我從哪裡來」,而另一個難題則是「我(死後)會往哪裡去」。死亡是人生一個必經的終點站。兒童在他們的童年也無可避免會接觸到死亡,那怕是小動物的死亡,或親人過身。在這些困難的時刻,持開放坦誠的態度與兒童談「死」是十分重要的。當兒童 …

外出心願至死未了 – 如何避免吳伯伯的遗憾再次發生

近日香港媒體報道,75歲的吳伯伯無依無靠,退休後寄居護老院。3年前,他不小心跌壞頸椎,自此每天都得待在老人院,一直沒有機會外出。直到兩年前,義工鍾小姐來護老院來探訪,認識了吳伯伯。此後,鍾小姐一有空就來護老院探望他,待吳伯伯像屋企人一樣。最近鍾小姐與護老院安排時間,準備帶吳伯伯出遊九龍公園,讓他懷緬一下年輕時的光陰,怎知吳伯伯 …

晚晴訓練班 – 「生前葬禮」、 「最後派對」 都要我們好好告別

晚期病人去到最後階段會受病情影響,或需不時進出醫院,或需長時間臥床休息,甚至有部份晚期病人可能已經不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有人會在告別自己生命之前,安排「生前葬禮」,亦有人會舉辦「最後派對」,邀請家人、朋友出席,去回顧自己人生、同親友的生活點滴,開心、輕鬆地好好道別。 …

晚晴訓練班 – 你了解嗎啡類藥物嗎?若心安 便是天晴

晚期病人可能因為病情而經歷不同的疼痛,例如骨痛、神經痛等。不少病人同家人對於使用嗎啡類藥物存有誤解,又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因而抗拒使用。結果病人強行忍痛,承受住不必要的痛楚 ,病人可能會感到疲累、抑鬱、憤怒、孤獨等,亦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無胃口進食、睡不好等等。其實只要適當地使用嗎啡類藥物,是可以 …

晚晴訓練班 – 繪畫我的生命線

絕大部份病人當得知自己確診患有不可逆轉的疾病的時候,都會大受打擊,覺得自己跌落人生谷底,從此失去人生意義,甚至不知道如何爬起來。今次想同大家介紹一個簡單活動 — 繪畫生命線,希望可以引導晚期病人回顧生命重點,再次探索生命的意義,以及肯定自我價值。 …

計劃係最好嘅選擇 – 在「安寧房」好好說再見

參與「安寧在院舍」計劃的院舍會按照病人同家人的意願以及實際情況安排病人在臨終前幾日入住「安寧房」,這間獨立房間的佈置就希望可以令人有家的感覺,感到舒服自在。「安寧房」裡面會具備一些醫療設備例如抽痰機、防壓瘡氣墊床等,亦會有護士24小時的專業支援,希望可以減低病人的痛楚 。 …

計劃係最好嘅選擇 – 安寧在寧養院

之前都與大家分享過「安寧在家」以及「安寧在院舍」方面的資訊,其實,晚期病人除了有以上的選擇,還可以選擇在「寧養院」(或稱護養院/療養院) 過人生最後一程。在寧養院,每位晚期病人可以入住在不同類別的房間,除了會有醫生、護士和相關醫護人員作治療及醫療護理,例如傷口/造口護理、痛症紓緩等,亦有 …

計劃是最好的選擇 – 插不插胃喉?

故事主人翁陳念心婆婆,大家都稱她為心心,即使年過九旬,與患上心臟衰竭,個性樂觀的她總是說—「我好滿足於自己的人生」。心心婆婆有一兒二女,但隨著丈夫和兒子先後離世,她一度陷入精神困擾。她說慶幸有醫生、護士和社工,以及兩個對自己無微不至的孝順女兒,幫助她走出情緒深谷。即使她現在行動不便,視力下降和身體衰弱,心心婆婆依然心存感恩。然而,心心婆婆自患上晚期病後 …

你若心安 便是天晴 (個案摘自賽馬會安寧頌「安晴 ‧生命彩虹」社區安寧照顧計劃)

故事主人翁陳念心婆婆,大家都稱她為心心,即使年過九旬,與患上心臟衰竭,個性樂觀的她總是說—「我好滿足於自己的人生」。心心婆婆有一兒二女,但隨著丈夫和兒子先後離世,她一度陷入精神困擾。她說慶幸有醫生、護士和社工,以及兩個對自己無微不至的孝順女兒,幫助她走出情緒深谷。即使她現在行動不便,視力下降和身體衰弱,心心婆婆依然心存感恩。然而,心心婆婆自患上晚期病後 …

晚期患者自控感和自主權的維護︰圓滿的句號

大部份的晚期患者會因為慢慢損失身體活動力能而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雖然照顧者盡力 提供患者最佳的照料以維持患者的身體舒適和生活質素,但往往患者會覺得自己是他人的 負累而感到落低,覺得生存無價值。要維護患者的自尊,應由協助提昇患者的自控感和 …

如何與醫生展開晚期照顧的話題

當我們感到不適去看醫生,對於以下的溝通過程,大家可能不會感到陌生:我們向醫生訴說有什麼不適,然後醫生檢查我們的身體、告訴我們有什麼疾病、需要用什麼方法或藥物醫治。大部份情況如發燒、傷風感冒等,只要我們能按時服藥就能藥到病除。我們甚少與 …

晚晴訓練班 – 「在家離世」會影響樓價?

凶宅主要針對死於非命,即是他殺或者自殺的個案,而我們所說的「在家離世」是指在家裏自然離世的人士,個案一般都是長者,或者因身體機能衰退至不可逆轉的晚期病人。「在家離世」因屬安詳離世,不會構成凶宅的因素,地產經紀亦沒有辦法知道情況,樓價理應就不會受這個因素影響。而其實,能夠…

晚晴訓練班 – 「平安三寶」

「平安三寶」,是指平安紙/遺囑、預設醫療指示以及持久授權書三份與預早計劃晚期生活有關的文件。 當中較多人聽過平安紙/遺囑,而對預設醫療指示及持久授權書就可能未必了解。事實上,如果遺囑訂立人仍然在生,只是失智,失去管理自己財政以及其他生活的能力時…

晚晴訓練班 – 我會有遺憾嗎?

一位照顧晚期病人多年的澳洲護士布羅妮·韋爾(Bronnie Ware),在整理病人臨終對生命的回顧時,發現好多病人都有相同的遺憾,而其中最多人提出的就是以下「人生五大憾事」…

晚晴訓練班 – 我的生命故事書

每個平凡人都有不平凡的故事,都值得擁有一本獨一無二的傳記。 你可以隨心去決定放什麼內容在你的生命故事書裡面,例如兒時生活、年輕時的放任、甜蜜的戀愛/婚姻回憶、家庭或工作上的成就貢獻、生活愛好,座右銘、成日掛在口邊的自豪威水史、一直埋在心底的秘密等等。…

晚晴訓練班 – 父親節就開口說愛

每年父親節和母親節,都會有不少慶祝活動,特別是母親節,相較之下,父親節氣氛感覺可能較為遜色。 事實上,絕對不是大家不重視爸爸這個角色,可能是因為部份男士不太直接表達感受,做仔女的亦然,到真的有機會說時,雙方可能又會擔心對方反應、覺得環境不對等等,「深思」過後,都是壓抑當下的感動,一切如常。…

計劃係最好嘅選擇 – 討論「預設照顧計劃」的合適時機

「預設照顧計劃」對有嚴重病患的人士來說尤其重要,是讓病人、家人與醫護人員一起商討,當病人日後在病危時希望得到什麼的治療及照顧。在討論過程裡面,醫護人員會向病人及家人了解及確認病人的心願和照顧意願,還會提供專業意見,根據病人的最佳利益,一起謀求共識,為病人制定合適的晚期醫療及個人照顧計劃。至於何時是討論「預設照顧計劃」的合適時機?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計劃係最好嘅選擇 –「安寧在院舍」無問題!

對於居住在安老院舍的晚期病人來說,院舍就等同於他們的家。很多晚期病人在最後的階段,都不想在冰冷的醫院渡過,而是希望可以留在他們熟悉而又舒服的家安心地離開。賽馬會安寧頌的「安寧在院舍」計劃,就是為末期病患院友而設的紓緩及臨終照顧服務,希望可以令他們美滿地走完人生旅程。目前…

計劃係最好的選擇 – 立法推動「預設醫療指示」及「在居處離世」

全球疫情大爆發,在社區的晚期病人、患有長期病的長者和他們的照顧者如何面對社交隔離、生病、甚至離世呢?疫情早期,他們擔心口罩、消毒劑的供應;但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們就著覆診的安排、對病情和疫情的焦慮、在家照顧引致的壓力甚至衝突、社交隔離下的鬱悶、身體狀況有轉變時是否需要入醫院、入院後不能探訪、甚至有機會不能見最後一面等一籃子問題困擾…

新型冠狀病毒病下的社區晚期病人照顧資源冊

全球疫情大爆發,在社區的晚期病人、患有長期病的長者和他們的照顧者如何面對社交隔離、生病、甚至離世呢?疫情早期,他們擔心口罩、消毒劑的供應;但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們就著覆診的安排、對病情和疫情的焦慮、在家照顧引致的壓力甚至衝突、社交隔離下的鬱悶、身體狀況有轉變時是否需要入醫院、入院後不能探訪、甚至有機會不能見最後一面等一籃子問題困擾…

全面預設照顧計劃

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全球死亡人數在短時間激增,令人擔心死亡隨時在身邊發生。面對死亡過程,會牽涉很多照顧決定,但因對死亡的忌諱,很多家庭成員沒有為此溝通,以致到危急一刻,在壓力及情緒影響下,花很大力氣去尋求共識。香港食物及衞生局早在2019年9月作了有關預設醫療指示的全民諮詢,並與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合辦了…

照顧心路 百感交集

照顧患有晚期疾病的家人絕對不是易事。照顧工作不單花時間、花心機,很多照顧者在照顧患病家人時都覺得身心俱疲。心情上,照顧者通常都會遇上一系列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沮喪、抑鬱、無助、悲哀、焦慮、焦躁、寂寞、孤獨等等。一項於加拿大進行的研究發現 …

讓死亡使我們走近

西方諺語說:要用一整個村莊(的人力物力)去養育一個小朋友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我們會用一條村的人力物力去關懷晚期疾病的病人及家屬嗎?Allan Kellehear 教授在他的「提昇健康的安寧服務模式」中指出 …

實現生前最後願望

Kees 是荷蘭一位救護車司機,他曾經載過一位正在接受紓緩治療的病人 Mario。Mario 曾是一位船員,他大半生都是海上渡過,他向 Kees 講他願意在死前做任何事情去看海及看鹿特丹港最後一眼。Kees 聽後非常感動,因此他決定載 Mario 去到鹿特丹市內的運河。數天之後, …

人生,一個快樂的結局

多年以來,我們都被教導如何活得豐盛,及如何善用時間去造福人群;但我們並沒有太多機會談論臨終及死亡。法國歷史學者菲莉普.阿雷茲 (Phillipe Ariès) 寫了一本書《西方對死亡的態度》聚焦談論死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該書仔細描述了由中世紀時期開始,人們如何理解臨終與死亡 …

我的葬禮我話事

在生活中,我們計畫和準備很多東西。 學習、 職業和假期通通都掌握在手,但對於晚期的願望,即使心知重要,很多人卻毫無準備。最近,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身體健康,卻正在做一件不尋常的事 …

什麼是安寧照顧

我們都知道生命有多麼寶貴, 也理解喪失親人的悲痛。和臨終病人一起的經歷更能讓人們意識到有尊嚴的死亡並不是一種奢侈,相反每個人理應享受。這就是當今“臨終關懷”理念的誕生和目的。 …

香港火葬不容易

最近有報導傳出政府打算提高食物及環境衛生署 (食環署) 轄下火葬場的火葬費用,由現時每次 1,220 港元大幅提高 5 倍至 6,560 港元。食環署的建議書中認為此舉能夠抵消現時公共火葬服務共二億二千萬港元的財政虧損。公共火葬服務不足已經絕非新事。香港土地供應短缺而地價不斷上升,大部份市民 …

在生命的最後數月裡,你應該做什麼

對於一般末期病患者或癌症患者而言,大部份都是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和迎接疾病的心理準備,那一大堆難以明瞭的治療辭彙及有關的醫學名詞,往往令患者及家人应接不暇。即使您是何等有心理準備就有關診治與醫護人員進行對話,又或者對癒程及後之跟進有多深的理解,患上晚期疾病或癌症對患者及家人均是一個很艱辛的旅程,他們需要 …

images
A A A